疯僧扫秦冯奎卖妻风水情凤仪亭冯慧琳裴林安付道全裴晶凤求皇冯延飞张家湾城建成时间是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落成后周长约3公里,城墙高6米,厚3米有余,虽比不上通州城规模宏大,也算得上是一座比较坚固的城池了(此城后在1860年阻击英法联军时发挥了作用)。为保卫城池,明朝委派守备一员、驻防营兵500人。
张家湾城南临萧太后河,其南门外的通道就是河上的一座木桥,但城建成后交通压力很大,木桥时坏时修。直到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才在一位叫张烨的官员资助和倡议下改建石桥,桥体全部用长条花岗岩砌成,这就是今天还基本保存完好的通运桥。通运桥因建在萧太后河上,也叫萧太后桥,至今仍可使用,并与张家湾古城遗址一起,被批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明朝在张家湾设有大通关、巡检司、宣课司、提举司等。据明史记载,从永乐年间开始,朝廷因为漕运商业需要,在张家湾建许多塌房,所谓塌房就是官家出租给客商的货栈。朝廷还在此设有宝源与吉庆二榷税、皇店、通判都司以及盐仓批验所等官署,在它周边储存和加工物资的地方很多,如皇木厂、木瓜厂、料砖厂、花板石厂、铁锚厂、盐场等等,这些地方后来渐成聚落,今皇木厂、瓜厂、砖厂、盐滩等村都因此得名。
城内还有山西会馆,位于十里街东侧,明代是关帝庙,清乾隆间重修后改为山西会馆,后来在此开办学校,就是现张家湾中学的前身。学校规模扩大后,还占据了城里另外一座寺庙。
张家湾南门外关厢不仅是商品市集,在过去还有人市,评剧和二人转里著名的《冯奎卖妻》就发生在这儿。《冯奎卖妻》讲述了明末大旱灾,保定府的冯奎一家难以度日,决定把妻子李金莲卖出去,后来被买主夏老三搭救,一家终于团圆的故事。《冯奎卖妻》的唱词里有:“夏老三下了官船往前走,眼前来到张家湾。张家湾设个卖人市,有卖女来有卖男。”